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首都地區電子病歷工作的意見》,加強“十二五”期間首都衛生信息化建設,制定此規劃。
總體目標
“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在衛生領域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重點推進區域衛生信息資源的協同共享,提高整體衛生資源的利用率,滿足城鄉居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需求,使患者就醫更加方便、衛生服務更加有效、衛生管理更加精準、政府決策更加科學。
主要內容
建立“健康北京、智慧衛生工程”,以居民電子健康記錄為核心,建設一張網絡、兩級平臺、三個基礎數據庫。 一張網絡,即一個衛生專網。在互聯網、政府專網的基礎上,建立連接市、區(縣)、基層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網絡聯結,實現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全面支持衛生信息化應用服務。 兩級平臺,即滿足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數據信息互聯共享的市區兩級衛生信息交換平臺,為居民獲得全面動態連續的衛生服務提供支持。 三個基礎數據庫,即居民電子健康記錄數據庫、執法相對人數據庫和醫療衛生資源數據庫,為衛生管理、居民健康服務、領導決策提供全面的數據資源支持。
階段目標
第三階段(2015年)
完善市區兩級衛生信息平臺,以健康記錄管理和綜合衛生管理為主要內容,逐步實現數據整合...
【更多】
第二階段(2014年)
完成滿足帶寬需求的網絡信道鋪設到全市所有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重點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
【更多】
第一階段(2012年-2013年)
出臺電子病歷系統建設的總體規劃方案及電子病歷相關標準與規范的框架;完成新社區衛生服...
【更多】
統籌規劃、協調推進
建立市區(縣)兩級統籌協調機制,市區兩級衛生行政部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統一規劃,協調建設,避免盲目投資、資源浪費和信息孤島。
多方籌資、合力建設
各級政府應加強對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信息化的財政投入力度;各級醫療機構是實施主體,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大對單位內部的信息化投入;同時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多方籌資,合力建設的局面。
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全市衛生管理部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逐步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逐步做到信息一點采集、多點利用。
面向應用、惠及居民
惠及居民是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信息化建設要以保障和促進居民健康服務為核心;以提高效率,保障質量,降低成本為宗旨;以優化流程,促進業務融合,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為基本要求。大力推動面向居民、面向患者直接服務的信息系統建設。
加強管理、保證安全
必須把信息與系統安全放在首位,落實信息系統等級保護相關要求,保證信息在采集、存儲、傳輸、處理及共享交換過程中的安全和保密,保證系統穩定、可靠運行。做好信息系統安全加固、應急預案及演練,建立相關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提高衛生信息化安全水平。